网站支持IPv6

智能机器人智能机器人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 首页 > 金融资讯 > 地方金融
梅州乡村来了1489名金融特派员
  • 发布时间:2022-06-23 09:34
  • 来源: 南方日报
  • 浏览量:-
  • 【字体:    

  今年,梅州农商银行工作人员邓文光多了一个身份——驻梅县区西南村的金融特派员。

  当初金融特派员到村入户,村民们对此并不理解。更有人表示,“什么特派员?就是来推销业务的。”但随着金融特派员工作不断深入,村民意识到,他们不仅带来了资金,还带来了贴心的金融服务。

  如今,乡镇的老百姓一有资金需求,就找“小邓”“小林”“小王”……金融特派员的靠前服务,从过去不被了解到被当地群众称赞和需要,村民的金融获得感有了显著的提升。

  立足“农”字当头,梅州市农商银行系统派驻1489名金融特派员,银行员工变身金融“店小二”,精准滴灌,直通服务,携手推动乡村振兴金融政策红利落地见效,打通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最后一米”。

  

图片说明

  金融特派员深入梅州乡村,打通农村金融服务“最后一米”。受访者供图

  精准“点菜”

  全市铺开金融特派员派驻工作

  如今在梅州,忙碌的不仅有农人,还有引入金融活水和服务的金融人才。

  走进兴宁市径南镇,农户穿梭于泛绿的茶树丛,忙碌于除草施肥。热闹的景象让马山村的陈叔舒了一口气,前不久他差点因流动资金周转不开耽误了春茶销售旺季的筹备。

  得知情况后,兴宁农商银行径南支行金融特派员林森元与其沟通联系,开辟“春耕绿色通道”,仅用两天时间,10万元的“乡村振兴贷”成功到账。“真没想到贷款这么快就能办下来,这下不用为钱发愁了。”陈叔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

  因农而生,与农共荣,梅州是一个“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农业大市,“金柚之乡”“中国单枞茶之乡”“广东脐橙之乡”……这些是梅州农业的亮丽标签,但背后也有“小散弱”的尴尬。

  长期以来,农业经营者是最渴求资金的一大群体,但因可抵押资产少、抗风险能力弱,他们普遍面临融资难、贷款难问题。

  如何破解这一困局?“酒好不怕巷子深,有钱不怕无人贷。”这是传统观念。如今,金融机构将金融触角深入乡村,立足当地实际,由“坐门等客”变“主动对接”,让金融活水源源不断地注入充满希望的田野,促进乡村振兴。

  梅州市农商银行系统推进金融人才进村全覆盖,截至今年5月末,已派驻金融特派员1489名,服务2258个行政村及社区,覆盖率达100%。

  “全市农商银行系统员工从舒适的办公室,走进农村社区、沉到田间地头,发扬老一辈农信人的‘挎包精神’,更好地为百姓提供金融服务。”梅州市农商银行系统党委书记卓仲宇说,金融特派员是该行与市金融工作局联合开展的工作,双方共同探索创建具有梅州特色的“党建结对共建+金融服务乡村振兴+基层综合治理”模式。

  据了解,金融特派员到镇村后立即开展工作,走访调研了解镇情、村情、农情,对村集体收入、产业、民情进行了深入了解。同时系统了解镇村的金融需求,以此寻求工作的突破口,将信贷资金精确送到梅州乡村所需之处。

  卓仲宇表示,对金融特派员来说,奔走于山村田野,为的是给村民提供“面对面、零距离”的金融服务,让农户的金融需求快速得到响应。这也为打通农村金融服务“最后一米”,实现农村金融服务全覆盖奠定坚实基础。

  高效“上菜”

  多举措解决农户和企业贷款难

  驱车前往丰顺县潭江镇凤坪村,茶农钟小聪的茶园一派热火朝天。

  “不用抵押、不用担保,凭着我是凤坪村村民的身份就拿到了50万元贷款。赶上这好事,劲头能不足吗?”钟小聪笑着说。

  他说的“好事”,对凤坪村全体村民来说,都是一件喜事。

  原来,茶叶是当地村民致富奔康的“金叶子”,丰顺农商银行为凤坪村量身定制出一套金融方案——选取潭江镇凤坪村作为第一批“信用示范村”试点,为“整村授信”1500万元,重点支持该村茶叶产业发展。

  钟小聪便是受惠者之一。“这真是及时雨,满足了我的资金需求。”钟小聪说,扩大茶园规模急需资金支持,金融特派员蓝燕红了解情况后,结合凤坪村“整村授信”情况,对茶园进行实地调查,及时向其发放了50万元“茶农贷”。放贷快、利率低,解决了茶农的燃眉之急。

  什么是“整村授信”?是指以整村为单位,以户为主体,采取整村建档、逐户评级、统一授信的方式,对有需求的农户、农村经营主体等发放的信用贷款。

  “‘整村授信’意在破解‘三农’贷款难、担保难的问题,而这一举措的推广,基础在于诚信体系的建设。”蓝燕红说,用看得见、摸得着的金融普惠政策,引导广大农户做诚实守信之人,让“整村授信”能够更快速地得到推进和普及。

  农民有需求,金融人才就有行动。

  “梅县区西南村作为全国金柚‘一村一品示范村’,村里从事金柚种植的柚农共440户,种植面积2270亩。”说起驻村情况,金融特派员邓文光如数家珍。

  自派驻以来,邓文光奔走在山村田野,为的是给村民提供“面对面、零距离”的金融服务。在实地走访中,邓文光了解到黄先生是当地一家水果经营部的老板,计划新增金柚加工生产线,但面临流动资金不足的困境。

  邓文光本想向其推荐“柚商贷”产品,但经过测算后发现“柚商贷”额度不能完全覆盖其资金缺口,随即向上反映。梅州农商银行在综合考虑下,与广东省农担公司签订合作协议,为其发放贷款期限为1年的首笔“农担贷”,贷款金额95万元,帮助黄先生新增生产线顺利投产。

  “就用了5天,贷款就到了,这就是为民办实事的速度,下次有事还找小邓。”黄先生兴奋地说。

  创新“菜品”

  优化、丰富、创新涉农信贷产品

  蕉岭农商银行三圳支行客户经理王锐标每周固定多了一项工作,到招福村委金融特派员办公室驻点办公。

  “通过驻村办公,我与村干部和村民的关系更近了,大家的沟通交流更多,第一时间就能收集到村民们的金融服务需求。”谈及自己驻村后的变化,王锐标感慨道。

  金融特派员积极融入村级治理,到所驻村委参加村委周例会,深入了解村委工作重心和方向,密切关注村民的金融需求和“急难愁盼”问题。

  如金融特派员在缴交医保期间,到村委各片设点协助村民现场缴交费用,为行动不便的老人、病人提供上门服务,面对面进行金融知识宣传,在大范围核酸检测工作中,提供志愿者服务等。

  金融特派员的下沉,一方面是强化乡村金融服务力度,另一方面则是结合区域产业发展特点和实际,提高普惠金融供给,优化、丰富、创新涉农信贷产品,全面提升“三农”服务质效。

  例如,围绕“一村一品”特色产业、新型农村经营主体,兴宁农商银行量身定制了“丰收贷”“乡村振兴贷”“油茶贷”“龙眼贷”等贷款产品。

  值得一提的是,派驻金融特派员是梅州农商银行探索信用村建设的新举措,他们将金融特派员派驻到信用村建设示范点,进驻到“一村一品”。特别是发展金柚产业的行政村,为信用村示范点打上“信用绿码”,以“信”换“贷”、以“信”惠“贷”,信用绿码村民享受优惠利率,以点带面推动农村信用生态环境的优化。

  据了解,在“信用绿码”政策影响下,今年该行金柚贷款的平均利率水平一路下降,从8.34%下降到6.72%。其中,信用贷款最低执行了4.35%的利率标准,真正实现“免担保、快审批、惠利率”,积极助力“梅州柚”产业发展。

  金融特派员的派驻,改变了以往群众围着银行转的模式,让金融特派员将创新信贷产品送到农户“家门口”,变成了农商行绕着群众跑,提高金融服务的灵活性,扎实推进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