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支持IPv6
2023年,在复杂严峻的内外部形势中,广东成为全国首个GDP突破13万亿元的省份,连续35年稳居全国首位。而这背后,广东金融系统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2023年,我行充分发挥货币政策工具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加大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推动广东主要金融指标平稳较快增长,信贷投向结构更加精准,综合融资成本稳步下降,深化金融领域改革开放,为广东经济回升向好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的金融支持”,1月25日,央行广东省分行调查统计处处长汪义荣在该行举行的2023年广东省金融运行形势新闻发布会上指出,2023年广东金融总量指标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增量与上年基本持平,占全国比重与广东经济占全国份额基本一致,增速与广东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处于合理适度区间,体现了跨周期和逆周期调节的要求,为实体经济回升向好提供了稳固有力的支持。
数据显示,2023年,广东社会融资规模增量3.1万亿元,占全国增量比重8.8%。截至年末,广东本外币贷款余额27.2万亿元,同比增长9.6%;比年初增加2.4万亿元,增量占全国比重为10.2%。存款余额35.1万亿元、同比增长8.9%,比年初增加2.9万亿元,增量占全国比重为11.3%。
持续强化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金融支持力度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回顾2023年,央行广东省分行加强政策协调和融资对接,促进金融资源向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聚集。比如,为了支持广东“制造业当家”发展战略,该行围绕制造业重点产业链及科创企业实施再贴现专项支持计划,推动银行成立制造业服务中心(专窗)114个,引导金融“活水”持续流向制造业。 数据显示,2023年,广东制造业贷款增量再创新高。截至年末,全省制造业贷款余额3.1万亿元,同比增长24.4%,增速同比提升2.2个百分点;比年初增加6062亿元、同比多增1499亿元。其中,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增长35.5%,先进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增长37.4%,高技术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增长35.8%,均明显高于各项贷款增速。 再比如,聚焦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推动基础设施业贷款实现稳定较快增长。截至2023年末,广东基础设施行业贷款余额3.3万亿元、同比增长13%,比年初增加3853亿元、同比多增308亿元。 此外,央行广东省分行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涉农贷款增速大幅提升。年末涉农贷款余额达2.6万亿元、同比增长21.4%,增速同比提升4.6个百分点;比年初增加4388亿元、同比多增1304亿元。其中,农业贷款增长13.3%,农村贷款增长20.4%,农户贷款增长24%;持续强化对科技创新强省建设和绿美广东生态建设支持。年末高新技术企业贷款余额2.2万亿元、同比增长22.4%;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余额3227亿元、同比增长23.1%。绿色贷款余额达3.1万亿元,同比增长43.4%,比年初增加9910亿元,同比多增2827亿元;推动普惠小微和民营企业金融服务继续扩面提质。年末普惠小微贷款余额4.3万亿元、同比增长22.8%,比年初增加7942亿元、同比多增863亿元;贷款户数达358万户、同比增长16.7%。民营企业贷款余额7.3万亿元、同比增长9.1%,增速同比提升0.6个百分点,比年初增加6183亿元、同比多增923亿元。 综合融资成本继续下降 2023年,金融监管部门推动和引导下,信贷市场继续保持量增价降的态势。 在广东,央行广东省分行持续完善市场化利率形成和传导机制,充分发挥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改革效能,引导金融机构同向降低贷款利率。同时,指导广东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调整降低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下限,有序推进存量首套个人住房贷款利率调整。 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末,广东全省存量贷款加权平均利率4.46%,较上年末下降0.48个百分点。其中,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4.03%,较上年末下降0.36个百分点;个人住房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4.23%,较上年末下降0.68个百分点。2023年12月,广东(不含深圳)金融机构新发放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3.84%、同比下降0.14个百分点,其中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3.53%、同比下降0.23个百分点,个人住房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3.92%、同比下降0.32个百分点。 贷款利率的持续下行,为活跃个人经营活动和居民消费创造了良好的金融环境。具体而言,2023年广东个人经营性贷款保持快速增长。年末个人经营贷款余额2.9万亿元,同比增长20.7%;比年初增加4940亿元,同比多增882亿元;同期,剔除个人住房贷款以外的个人综合消费贷款余额2.4万亿元,同比增长9%;比年初增加1960亿元,同比多增1561亿元。其中,中长期汽车贷款余额达到950亿元,同比增长17%;信用卡分期付款等其他中长期消费贷款余额达1.3万亿元,同比增长14.7%。 展望2024年,央行广东省分行表示,将继续贯彻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和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精准有效落实稳健的货币政策,引导金融机构保持信贷总量适度、节奏平稳,保持社会融资规模、货币信贷总量同辖区经济增长和价格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认真落实利率市场化改革各项举措,促进社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充分发挥货币政策工具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聚焦“五篇大文章”,引导更多金融资源支持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不断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质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