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支持IPv6
3月21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宣昌能出席发布会,并就金融有关数据及政策情况回答记者提问。
宣昌能介绍称,今年以来,人民银行加大宏观政策调控力度,稳健的货币政策灵活适度、精准有效,着力扩大内需、提振信心,为经济回升向好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在总量上,保持货币信贷和融资合理增长、节奏平稳。在结构上,持续优化信贷结构,注重提升效能。在价格上,促进社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
宣昌能表示,我国货币政策有充足的政策空间和丰富的工具储备,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仍有下降空间,存款成本下行和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转向有利于拓宽利率政策操作的自主性,设立的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将助力高端制造业和数字经济的加快发展。下阶段,稳健的货币政策将继续灵活适度、精准有效,合理把握债券与信贷两个最大融资市场的关系,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推动企业融资和居民信贷成本稳中有降,持续做好“五篇大文章”,加大力度盘活存量金融资源,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平衡好短期和长期、稳增长和防风险、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的关系。
今年前两个月新增信贷主要投向哪些领域?呈现哪些亮点?
宣昌能:今年以来,人民银行充分发挥货币政策工具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引导金融机构在强化对实体经济信贷支持的基础上,加大对普惠金融、科技创新、制造业、基础设施、民营等国民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
从总量看,信贷总量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2月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243.96万亿元,同比增长10.1%。前两个月新增贷款6.37万亿元。
从结构看,信贷结构持续优化。有以下亮点:一是国民经济重点行业信贷增长保持高位。2月末,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8.3%。其中高技术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6.5%,基础设施业中长期贷款同比增长14.0%,高新技术、“专精特新”、科技中小企业贷款余额分别同比增长14.2%、18.5%、21.4%,均明显高于同期各项贷款增速10.1%,占各项贷款的比重进一步提升。
二是金融资源更多流向国民经济薄弱环节。2月末,普惠小微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3.1%;前两个月增加1万亿元,同比多增1102亿元。2月末,全口径涉农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4.5%,比同期各项贷款增速高4.4个百分点;前两个月增加2.53万亿元,同比多增1708亿元。民营经济贷款呈现量增态势。2月末,民营经济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1.6%,比同期各项贷款增速高1.5个百分点。
2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和M2等数据已经发布。这些指标增速和目前我国经济状况是否匹配?如何看待这些指标的表现?
宣昌能: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政府工作报告》都强调货币政策要坚持稳健,保持社会融资规模,货币供应量同经济增长和价格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今年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是3%左右,也就是说名义经济增速预期目标大体是8%左右。2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广义货币M2同比增长分别是9%、8.7%,总体看是不低的,与前面讲的预期增长目标是相匹配的,依然体现了货币政策的逆周期调节。
这些数据可以从以下角度进行分析:一是去年同期基数比较高。当前国民经济持续恢复向好,工业生产和进出口增速超过预期,消费和投资稳步回升,今年融资总量在去年高基数基础上继续保持了9%左右的增长,实际还是比较高的。
二是更加注重信贷投放节奏平稳。今年以来,经济总体回升向好,除了关注总量以外,还更加注重引导金融机构信贷平稳投放,避免“开门红”冲得过猛,导致后劲不足。从这两个月金融数据来看,前期的引导产生了效果,预计今年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会更加可持续。
三是金融资源配置效率提升。2月末,贷款余额达244万亿元,主要反映企业和居民存款的M2余额高达300万亿元,这些存量资源都是企业和居民支配使用的,都可以用来支持经济发展。当前,我国货币信贷存量规模已经足够大,随着经济结构调整、转型升级、新旧动能转换的效能提高,存量资源的使用效率会显著提升,能够更好地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在同样增速下,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依然是稳固的。
总的来说,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阶段,对金融数据不能只看增量和增速,还要关注存量质效的提升。同时,金融松紧程度和经济增长质量之间也有密切关系,松紧适度的金融环境有利于金融资源投向更高效的行业企业。人民银行将引导金融机构积极挖掘信贷需求,科学制定全年信贷安排,盘活存量金融资源,同时支持直接融资加快发展,保持货币信贷和融资总量合理增长。
央行对存款类金融机构的债权达到历史新高,央行的资产负债表去年8月以来扩张了5万多亿元,但信贷增速相对较慢,如何解释这样的差异?针对资金空转,金融是否需要继续降杠杆?
宣昌能:关于央行资产负债表,根据《人民银行法》,货币政策法定目标是保持货币币值的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近年来,稳健货币政策的要求是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实现社会融资规模、货币供应量同经济增长和价格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并以此实现法定目标。央行实现目标时,会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包括存款准备金率、再贷款、公开市场操作等。其中,降准会减少准备金需求,释放长期流动性,对央行资金有替代作用;央行对存款类金融机构增加债权,会主动投放流动性。降准多一点,央行资产负债表就会扩张小一些;降准少一点,央行资产负债表就会扩张大一些。具体使用哪种工具,需要结合不同形势需要,量上也会有多有少,总体是为了营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
国外央行资产负债表变动也很受关注,特别是国外主要央行的QE、QT等,也是因为他们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几乎为零,调节余地很小,更多是通过主动扩表和缩表来调节流动性。我国存款准备金率平均水平还有7%,仍然是投放流动性的重要手段。另外,我国央行资产负债表约45万亿元,贷款余额是244万亿元,两者的比例接近1:5,与国外央行相比,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是有效的,目前信贷增速也保持在合理水平,有助于实现央行法定目标和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
关于资金空转,将继续密切关注企业贷款转存和转借等情况,配合相关部门,完善管理考核机制,促进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目前,防范资金空转效果已经在显现,随着企业规范资金使用,融资总量增速可能会比以前低一些,但是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际支撑力度反而会更大。
最近央行提出要维护价格稳定、推动价格温和回升作为货币政策的重要考量。央行下一步会有哪些具体政策来提振内需,防范可能出现的通缩风险,保证今年经济增长目标的实现?
宣昌能:从量的角度来说,要保持社会融资规模、货币供应量同经济增长和价格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这里暗含了通过货币政策调节价格水平的考虑,货币政策的年度目标已经将维护价格稳定、推动价格温和回升考虑在内。今年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如果社会融资规模和M2增速不低于8%,就已经考虑了3%的价格水平预期目标。
从价的角度来说,通过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引导银行下调存款利率,促进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继续下行,这些都有利于降低社会综合融资成本,激发有潜能的消费,扩大有效益的投资,有利于维护价格稳定,推动价格温和回升。
下一步,人民银行将引导金融机构科学评估风险,抑制产能过剩行业盲目扩张,满足合理消费融资需求,通过优化信贷结构,改进金融服务质效。同时,加强政策协调,支持增加居民收入、扩大就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深入实施消费驱动战略,着力扩大内需,推动供需匹配,促进经济良性循环。这些都对价格水平的温和回升有重要的支持作用。